學校健康飲食政策
本校參加了由政府衛生署舉辦的「健康飲食在校園」活動。
理念: 健康飲食習慣對學生的成長發育和長遠的健康是很重要的。
目的:
本校致力向學生、教職員及家長持續推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,建立一個健康飲食的環境,鼓勵他們養成良好飲食習慣,並在生活中實踐。
落實措施:
甲.行政
- 由校長、教師和家長成立健康飲食專責小組,協助制定及執行健康飲食政策。
- 每學年向教職員、家長和學生公佈學校健康飲食政策及各項措施。
- 每學年檢視和修訂學校健康飲食政策及各項措施的執行情況。
- 向負責的老師提供支援,鼓勵老師參與相關的培訓。
乙.午膳
- 選擇午膳供應商時,須優先考慮午膳餐盒的營養素質,具體方法是參考衞生署編製的「選擇學校午膳供應商程序一覽表」。
- 與午膳供應商所簽訂的合約中,必須訂明所有餐盒是根據衞生署編製的「小學生午膳營養指引」製作。
- 每月向學生和家長公佈已核准的菜單,讓他們在知情的情況下作出選擇。
- 每學期不定期抽樣監察所有午膳餐盒是否符合「小學生午膳營養指引」,並向午膳供應商反映監察的結果,要求作出改善。
- 鼓勵帶飯同學的家長參考「小學生午膳營養指引」製作餐盒,應提供最少一份蔬菜(即 半碗煮熟的蔬菜),切勿帶「强烈不鼓勵」的食品(例如油炸食物、鹹蛋或臘腸等高油、 鹽、糖的食物)及不供應甜品。五穀類食物、蔬菜和肉類佔飯盒容量的比例分別應為 3:2:1。
- 推廣吃水果的習慣,與午膳供應商擬定每連續五天(上課日)提供最少兩次時令原個新鮮水果給學生,也鼓勵家長每天為學生自行携帶一份水果,確保學生每天進食1至2個水果。
丙.小食(包括食物和飲料)
- 鼓勵家長參考 2014 年 6 月新修訂的「學生小食營養指引」,切勿提供「少選爲佳」的食物和飲料,例如薯片、蝦片、朱古力、高鹽份的紫菜、媽咪麵、牛油曲奇等高油、鹽、糖的食物。家長可選擇新鮮水果、低脂奶、低糖豆漿或原味餅乾等作為健康小食。家長須注意部分食品的分類準則已改變,可到香港營養學會網站的「有『營』小食資料庫 」 查 閱 那 些 在 市 面 有 售 而 符 合 「 綠 燈 小 食 」 及 「 黃 燈 小 食 」 定 義 的 小 食 。(http://www.hkna.org.hk/tc/popupformChs03.asp)
- 學生切勿帶薯片、蝦片、高鹽份的紫菜、媽咪麵、汽水、能量飲品及高糖份飲品回校。
- 鼓勵學生多喝清水。
丁.教學及宣傳
- 每學年推行多項推廣健康飲食的活動,特別是促進家校合作的活動。
- 校方於學年內向家長和教職員提供營養教育,提高他們對健康飲食的認識。
- 鼓勵家長和教職員以身作則,於日常生活中實踐健康飲食的習慣,作學生的良好榜樣。
- 鼓勵學生每年到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中心接受包括體格檢驗、與視力、聽覺、脊柱等有關的健康服務。